很久很久以前,蘭芬找過我畫封面
只有幾面之緣,後來斷了音訊
最近她出了本書
是關於她山東開始,高雄結束,一生淡然自持的父親
透過文字
這樣的家庭,這樣的女生
其實根本無須多言
那美好時代的縮影,本人也在滄海桑田內
熟悉得很
文字很簡單,故事極其平凡
卻扎實地把我摔回記憶的故鄉溫度裡
我要說的是,所有枝微末節的記憶才是人生最具重量的根本
若拿走,生命只剩論述,是空虛的
擷取一段內文
「去日本玩,看到遠慮二字都會停下多看一眼,以前我爸老忘不了老師的職責,三個小孩都超過四十歲了,還當我們是小孩」
「我考你們一下啊,人無遠慮,必有什麼?」
「近憂」
老爸大樂「答對了!千萬要記得孔老夫子的話啊!講的真是很有道理」
爸爸,在日本,「遠慮」不是長遠的考慮,而是「不要」的意思
站在大阪萬頭鑽動,人聲鼎沸的街頭,我哭得像是個和爸爸走散的小孩